“手機淘寶”會變成“VR淘寶”嗎?

時間:2016-11-02??? 點擊:次 ??? 來源:未知 ???

自內陸城市內蒙古烏蘭察布的孟雨夕成為手機淘寶上VR購物的第一人,同時美國百貨的Target(塔吉特)里堅果也成為Buy+會場售出第一件商品。
 
11月1日,阿里的VR(虛擬現實)購物產品——Buy+正式上線,它能夠通過眼球跟蹤技術判斷你的喜好,覆蓋了從選購到支付的全流程。這是阿里再一次試水新的消費購買方式,上一次革新是從PC端轉向無線,而虛擬現實是否會成為阿里下一次的“All In”的戰場值得深思。
 
那么, Buy+研發團隊在這9個月都經歷了什么,“VR淘寶”是否會像3年前的手機淘寶一樣成為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網購形式,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在未來幾年會如何規劃VR電商藍圖?
 
這次媒體記者獨家闖入戒備森嚴的阿里GM實驗室,帶你一起去尋找答案。
 
阿里盯上了虛擬現實
 
負責Buy+項目的GM實驗室(全名Gnome Magic Lab)位于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的6號樓。看起來隔離GM實驗室與普通員工區的是藍紫色的燈光和玻璃,但其實門禁森嚴。任何非項目成員出入都受到控制,普通員工若想要進入這個實驗室,還需要在工牌上獲取額外的權限,而這個權限幾乎不可能開放給無關項目的員工。
 
晚7點,虛擬和互動實驗室的負責人袁岳峰(花名湘菜)仍在實驗室和同事討論的熱火朝天。同團隊大多數人一樣,Buy+項目準備上線期間,他的作息時間基本是5點起床,23點休息。湘菜待在GM 實驗室實驗室里一呆就是一天,搗鼓各種主流VR、AR頭戴顯示器,以及VR攝像鏡頭。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極客(Geek)”。
 
3年前,湘菜只是“All In無線”的一員。“All in”原本是撲克牌中常用的術語,意思是將全部籌碼押進賭局,而阿里“All in 無線”時,從全集團各事業部抽調精兵強將到“手機淘寶”部門;當時所有無線相關的項目一律優先批準,給足預算支持,無疑阿里那時將大量資源押寶在無線布局上。
 
時間撥回到“All In無線”前的2012年,雙11大促通過無線成交的訂單僅為總數的5%。但“All In無線”之后,淘寶如今過半的交易是在手機上完成。阿里巴巴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阿里零售平臺移動端收入占比已經達到75%。阿里CEO張勇(花名逍遙子) 對外稱,“淘寶的無線化已經完成,消費者也已經完全遷移到無線上。”
 
歷經四年,阿里在無線化打贏了漂亮的一仗,手淘交互設計被各大電商平臺借鑒參考。而這群參與“All In 無線”的技術人員又開始主動尋找變革的方向。
 
3月份,阿里籌備成立了一個專注VR和AR等前沿技術研發的GM 實驗室,由阿里巴巴移動平臺資深總監莊卓然(花名南天)擔任實驗室負責人,隊伍百余人。幾十位無線端高手被抽調到了Buy+項目,其中不乏在淘寶無線化時代赫赫有名的戰將,湘菜又是其中之一。
 
光從人才流向來看,Buy+是2013年“All in 無線”的再現。
 
從無線化再到試水VR,湘菜認為:“在電商領域,阿里嘗試VR較早,Buy+項目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探索未來VR時代,我們的線上購物會變成什么樣子?”湘菜和團隊想象著未來,暢想的畫面呈現在一支今年愚人節上線的概念短片里,盡管當時的看客難辨真偽,但短片迅速被廣泛轉發,點擊量達數千萬,表現出消費者對下一代購物方式的期許。
 
實際上,湘菜很早就對外透露出了阿里在VR技術上的野心。2015年雙11落幕不久,湘菜登上在西安的TED演講舞臺,以PC向無線轉移作為開場,而后提到“移動互聯網正在慢慢把那些虛擬行業里面的體驗和現實相融合”。
 
2016年1月份,高盛發布了一份讓整個行業興奮不已的報告——《VR與AR:解讀下一個通用計算平臺》。這份報告指出零售行業將是虛擬現實技術在未來重點發展的九大應用領域,其市場前景在2020年可達到5億美元規模,在2025年將達16億美元。
 
在螞蟻金服虛擬現實的F工作室,算法專家吳軍(花名舜欽)當時也研讀了這份報告,其中一句話讓他看清了此時此刻入局虛擬現實的必要性。報告指出,“正如我們曾見證了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的興起,VR和AR產業將有可能變革現有市場,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 虛擬現實成為下一代大型計算平臺,是行業和創業者爭先恐后進入VR領域的決定因素。盡管現有技術使得VR體驗起來并不完美,但很多人依舊指望著在這風口搶占未來市場的先機。
 
隨后的2月份,阿里巴巴以7.94億美元領投了美國公司Magic Leap的C輪融資,后者被公認為AR(增強現實)領域最具潛力的公司之一,阿里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加入Magic Leap董事會。
 
阿里推出的一系列組合拳,證明其已對VR購物虎視眈眈,Buy+產品則是它邁出的第一步。
 
大膽出新
 
GM 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介紹,Buy+其實早已迫不及待出現在大眾眼前。
 
本次雙11的Buy+,更像是海外品牌的秀場。梅西百貨、Target、Costco、寶潔、松本清,秋葉原動漫店Tokyo Otaku Mode,澳洲最大連鎖藥房Chemist Warehouse和健康食品Freedom Foods,這些擁有線下門店且中國消費者難以觸達的品牌成為Buy+優先選擇的品牌商。
 
梅西(中國)百貨副總裁李于輝記得,一天,他忽然接到來自阿里的電話:“今年雙11有一個購物會場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呈現的,請梅西百貨在24小時之內告知是否參與。”
 
從李于輝向美國總部高層匯報完,到決定參與這項未曾有人嘗試的Buy+計劃,僅用了2個小時。“盡管和美國時差12小時,但是我們快速做了決定。”李于輝說,更令他驚訝的是,“在我們決定參與的兩天后,Buy+拍攝團隊就出現在了梅西百貨位于曼哈頓海諾德廣場的旗艦店。”
 
初試VR電商,Buy+團隊毫不猶豫地選擇將其搭載在手淘這款用戶日均打開7次的手機應用上。手機搭配著成本較低的VR手機盒子,為的是讓更多用戶體驗到未來的購物模式。然而,手機也限制了Buy+亮相方式。
 
“VR渲染對手機配置要求太高”,湘菜說。在上游產業鏈還不能提升渲染效率的情況下,全景視頻成為折中方案。
 
為了不影響梅西百貨正常營業,全景拍攝是在營業結束后進行,商場場景拍攝只用了5~10分鐘便結束。湘菜說,主要的時間還是花費在商店商品的重新布置,設備架設上。“基本上每個實體商店要花費4個小時。”
 
Buy+團隊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商品的建模和標定上,這是最耗費時間的步驟。為了快速上線,Buy+團隊選取了討巧的建模方案:利用相機每隔10度拍攝一張照片,快速拼接成為一個3D圖形,結合描述形成商品詳情頁。接下來,在拍攝完成的實體店視頻中,標注出產品的位置,關聯到商品詳情。
“我們還要做調整優化,每個商店的時間都要3~4天左右”,湘菜說。
 
通過這種方式,Buy+項目成員帶領著拍攝團隊奔赴3個國家收集素材。
 
雖然本次上線的百來個商品,相比數以億計的淘系商品,數量上顯得微不足道。但湘菜認為,Buy+上線當前的任務是嘗鮮試水,帶給消費者的是未來購物的想象空間。
 
支付手段要與時俱進
 
帶上VR眼鏡,如同坐上穿梭機,立即穿越到了紐約曼哈頓,置身于美國最大百貨公司——梅西百貨,琳瑯滿目的商品瞬間涌入眼前。同時,一顆藍色圓點隨著視線而移動,當你的雙眼盯著一只當季新款錢包許久,系統會自動判斷這是你心怡的商品。隨即這款錢包就會從貨架上“飛”到眼前,彈出商品詳情,詢問你是否購買。視線控制圓點確認購買后,彈出支付密碼輸入框,令人驚奇的是,隨著視線移動就能完成密碼輸入和購買。
 
虛擬現實帶來了煥然一新、身臨其境的購物體驗,而VR Pay的應運而生幫助Buy+搭建了購物、支付的閉環。
 
2016年7月,淘寶“造物節”前夕,螞蟻和阿里兩個團隊的人趁著的空隙在上海一聚。而這次短暫交流,推動VR Pay正式立項。
 
據舜欽回憶,螞蟻金服早在6月已經開始啟動虛擬支付立項前的案例和市場前景調查。
 
當時,阿里巴巴已不是第一家VR電商的嘗試者。美國電商平臺eBay早于5月18日,聯合澳大利亞零售商 Myer推出了第一家虛擬現實百貨商店。打開“ eBay 的虛擬現實百貨”手機應用,帶上VR眼鏡,凝視產品幾秒鐘,就可以把它放進購物車。然后摘下VR 眼鏡,返回eBay app 付款,看似正確的邏輯,卻有著一個巨大的漏洞。
 
摘下 VR眼鏡付款意味著用戶會跳脫沉浸式購物環境,更重要的是,瀏覽深度被中途打斷。這讓F工作室團隊欣喜,像是找準了對手的命門,團隊的研發方向變得明朗。“在保證支付安全的大前提下,讓用戶體驗在VR環境里直接完成支付”,舜欽說。
 
3個月的研發過程中,團隊嘗試了不同的支付手段:利用聲紋解鎖,需要用戶前期設置;指紋支付仍需要將手機從盒子抽出;外置鍵盤輸入增加了用戶額外的成本,因此上述這些方法被一一排除。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久,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狠狠v欧美ⅴ日韩v亚洲v福利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a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 亚洲人993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